歡迎聊療~
- May 28 Thu 2020 21:39
子宮肌瘤、腺瘤、子宮內膜息肉差在哪?怎樣早期預防癌化
- Aug 30 Fri 2019 00:27
保險套失靈免煩惱 事後避孕藥這樣選 (健康醫療網訪談內容)
- Dec 19 Wed 2018 09:43
2018年11月起增加偶數週周六上午北榮門診(只到2019年二月,包含大年初五開工診!)&隔週周四的關渡醫院下午門診(只到2019年8月29日)
原台北榮總每週五上午之求孕特別門診,自2018年11月起改為週五週六隔週輪替--每個月的偶數週為周六上午看診,另一週就是週五上午台北榮總看診+週四下午關渡醫院門診!
但因勞基法,近日台北榮總院方決策將減少周六門診,因此以上門診時段只到2019年二月,自2019年三月起回復台北榮總每周五上午求孕特別門診(周六無)對周六才方便看診的朋友們很抱歉,趁這兩個多月還有周六診,請加緊把握!2/09大年初五是週六,也有看診喔~~
而關渡醫院因為不孕相關檢查不便,因此只開到今年8月29日為最後一次看診喔!
好像很複雜但不用自己算!直接上台北榮總/關渡醫院網站掛號,以掛號系統顯示為準喔!或者可入此連結:https://artdr.info/appointment/ 總匯掛號連結方便點選
- Nov 03 Sat 2018 12:30
巧克力姊妹想孕--開刀好還是試管好?能吃藥嗎?
巧克力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瘤」的俗稱,在生育年齡的女性中發生率約10%。也就是說,十個育齡女性中可能就有一人有這個困擾!
巧克力囊腫其實未必無法懷孕,但不孕的機率的確比一般女性高出許多。為什麼子宮內膜異位容易不孕呢?其中有許多層面的機轉,一言以蔽之,就是日積月累的「發炎」! 發炎的本質可以想像成是火場,火勢可能大可能小,正如同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每個患者的嚴重度不同! 而精子卵子要能在火場中相遇、受精、變成胚胎後移行回子宮內腔著床,在各個環節可說是比一般人多了重重難關,火勢小的或可順利懷孕(懷孕期間可能有別的注意事項,就又是另一個課題),但火勢較嚴重的就沒有這麼幸「孕」了。因此在治療上,我們會讓火場「熄火」,才能讓懷孕更順利;如何熄火? 一則以手術、一則以試管療程冷凍胚胎後以藥物「熄火」再解凍植入。只用藥可以嗎? 想必這是許多人希冀的,但很可惜--不行! 因為藥物雖然也可以幫忙熄火,因此可以有效解決子宮內膜異位症所致疼痛,但用藥期間會影響排卵、子宮內膜的狀態也不利懷孕,即便懷孕,藥物也可能影響胎兒性別早期的分化,因此在用藥期間我們會請病人另行避孕。而大數據也顯示,服用藥物對於停藥後的「自然懷孕率」沒有幫助。充其量只是在沒有懷孕計畫的期間,控制子宮內膜異位的活性,不要讓潛在的自由基傷害加速卵量的損耗。
手術可以減少病灶因此「熄火」;而試管療程是先把卵子「救出火場」,在實驗室中受精、發展為胚胎,先保存起來,再以停經針或更嚴重者可能手術,達到熄火狀態再來準備解凍植入。
那麼,手術和試管 哪個好?
要看你的底牌--卵巢存量是關鍵!
- Oct 08 Mon 2018 13:33
同房時間點如何抓?
相信不少求孕朋友篤信「天然ㄟ最好」這個理念,希望可以同房自然受孕,不要撒大錢做試管。筆者黃醫師我看診秉持的原則也是陪病人自然受孕,不行才考慮花更高成本進行人工生殖以更快的Time to pregnancy追求更高的懷孕率。 例如不少多囊的朋友在我的門診,經由全盤評估後,或手術、或用藥,不少在半年內自然受孕成功;而若有其他阻孕因素,當然我們也不要浪費時間,進行人工生殖可以較有效率懷孕成功。
我有機會自然受孕嗎? 較詳細的分析可以參考前文我有多少機會自然受孕呢?如果您已經檢查過懷孕四大環節(抽血、超音波、輸卵管暢通否、先生的精蟲狀況)都沒問題,並且年齡小於35歲且有規則月經,那麼請跟著我按照以下步驟來算:
- 確認每次月經見鮮紅色經血的第一天,與前次月經見鮮紅色經血的第一天,相隔多少天(這個「相隔多少天」後述以A代替)
- A-14=B-->月經第B天就是排卵日(所謂第幾天 都是以見鮮紅為第一天來算喔 不是結束後才開始算!)
- 很多人知道這個方法算排卵日、或用App算排卵日,以為排卵這天同房就可以了.....But! 最重要的就是這個But! 排卵日由於促黃體激素上升,往往也帶動內生黃體素,使得子宮頸黏液開始變濃稠而不適合精蟲進入! 因此不能只有排卵日同房,而是在排卵日前五天(參見下圖)就要開始一天做功課一天休息(讓精蟲得以重新累積),讓精蟲好幾批在不同天進到女體內等卵子,否則不增加打擊次數是無法增加懷孕機率的!(當然...18歲前後青少年男女除外...聽姐姐的話,千萬不要用算日子避孕喔...)
- Jun 18 Mon 2018 09:10
我有多少機會自然受孕呢?
或許是由於年齡愈大懷孕風險愈高,因此在演化過程中,自然而然演變成年齡愈大愈不容易懷孕。雖然說同齡中,有人卵量多、有人卵量少,但染色體異常率,卻幾乎是無一倖免地會隨著年齡升高,所以懷孕著床率下降。因此,如果年齡已在4字頭,自然受孕的機會降低許多。到底是降低多少呢? 根據文獻,40歲(含)以上的不孕女性,口服排卵藥自然同房的臨床懷孕率(意指初期懷孕至寶寶看到心跳的階段)是0-4%,活產率幾近於零(也就是初期這4%雖有心跳,卻很容易就流產沒了);如果口服排卵藥搭配人工授精(並非試管嬰兒,而只是將先生的精蟲篩選出菁英部隊置入妻子子宮腔,精卵還是得在體內相遇受精)臨床懷孕率是1-4%、活產率<1%。若以排卵針搭配人工授精,臨床懷孕率大約3%、活產率1%(看來就算花比口服藥多的錢打排卵針,只是搭配人工授精,幫忙也不大)。而如果是進入試管療程,臨床懷孕率可提高至17%、活產率大約14%。以臨床實證來看,試管療程的確顯著提升大齡女性的懷孕率,但前提是不能拖到沒卵阿.....如果一再蹉跎,卵量少到了連引卵針也催不出卵的程度,再高明的醫師、再高明的實驗室團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能幫的忙也真的很有限......
至於如果年齡還在35歲以內,卵的品質通常還不錯(有些抽菸、受環境荷爾蒙或子宮內膜異位、氧化壓力摧殘的另當別論),如果自己嘗試半年沒有喜訊,要趕快到不孕專科門診檢查一下是否哪個環節出問題!通常最關鍵的是輸卵管是否暢通、荷爾蒙或子宮構造有無問題,再者先生的精蟲也必須檢查喔!如果檢查都正常,別忘了和醫師討論一下是否同房時間點有抓對.....筆者黃醫師診間其實不少病人,在確認了同房時間點後,不出半年就懷孕囉! (延伸閱讀:同房時間點如何抓?)其實受孕要成功,在於細心診斷出環節,直接進入試管療程並非成功的保證。當然,如果在確認沒有明顯不孕成因,抓對時間點卻仍無法受孕,那或許真的要考慮試管了,因為可能就是那百分之一可能的精卵互斥啊!
- Jun 12 Tue 2018 23:24
進入人工生殖療程,我要取幾顆卵才夠?
幾顆卵對應到多大的機率可以有機會活產帶寶寶回家,主要是跟著卵品質走,而卵品質最大的關鍵因素在於年齡。以下大數據分析結果,讓我們一目了然,在哪個人生階段取到幾顆卵,各自有多少成功率.....(參考文獻: Doyle JO, et al. Successful elective and medically indicated oocyte vitrification and warming for autologous in vitro fertilization, with predicted birth probabilities for fertility preservation according to number of cryopreserved oocytes and age at retrieval. Fertil Steril. 2016 Feb;105(2):459-66.e2.)
- Apr 28 Sat 2018 11:28
2018健康食品助孕之最新科學證據
- Mar 03 Sat 2018 14:00
台北榮總”2018內膜異位與腺瘤新進展”婦女保健座談會(2018年3月3日)《是甚麼讓我疼痛又壞「孕」!? 》
- Feb 16 Fri 2018 12:00
得了乳癌我還有機會當媽媽嗎?
當然可以!現在癌症治療這麼進步,以前只能求活命,現在不僅能活命、更能活得漂亮,懷孕生子不是夢。
懷孕會使乳癌的治療結果變差嗎?
不用擔心!根據大數據實證,乳癌治療穩定起碼六個月後選擇懷孕生子,並不會使疾病的預後變差,因此您可以放心地規劃家庭藍圖喔!
乳癌的治療會影響受孕能力嗎?